四川禾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首页
  • 新闻资讯
    • 禾嘉新闻
    • 图片欣赏
    • 视频中心
  • 转型升级
    • 专家观点
    • 典型案例
    • 禾嘉在行动
  • 关于集团
    • 集团简介
    • 董事局主席
    • 产业集群
    • 发展历程
    • 招徕英才
  • 企业文化
    • 禾嘉文化
    • 员工之家
    • 禾嘉异乡人
  • 通知公告
  • 控股公司
    • 飞球集团
    • 中汽成配
    • 成都成保
    • 沈阳成保
    • 博美亿达
    • 禾嘉种业
    • 芊村道
    • 金品地
  • 只争第一 永争第一
转型升级
UPGRADE
  • 专家观点
  • 典型案例
  • 禾嘉在行动
典型案例 您当前的位置: 永利电子游戏平台  >  转型升级  >  典型案例

卖了!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1326亿元卖掉自己最赚钱的业务

来源:四川禾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日期:2020-03-13 16:36:28

来源:直观学机械


德国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的电梯业务易主了。为拯救公司的下滑业绩,2月27日,蒂森克虏伯决定将电梯业务以172亿欧元(约1325.6亿元)的价格,出售给安宏资本(Advent)与盛峰公司(Cinven)的联合财团。

为什么蒂森克虏伯要卖掉自己最赚钱的业务呢?同时,我们再一起了解一下这个德国工业巨头的发展史、蒂森克虏伯在中国的情况。

 


01.172亿欧元卖掉电梯业务

陷入财务危机中的钢铁工业集团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将其电梯部门整体出售给由财务投资者Advent和Cinven组成的联合财团。

蒂森克虏伯表示,电梯业务的出售价格为172亿欧元。电梯业务是蒂森克虏伯盈利能力最强的部门,其产品广泛应用在世界各国的办公楼、宾馆、购物中心以及公共交通等方面,经典的案例比如460米高的上海国际环球金融中心内就安装了蒂森克虏伯的电梯,首都机场的T3航站楼也同样应用了多台蒂森克虏伯的电梯产品。

蒂森克虏伯电梯在全球拥有约53000名员工,几乎占所有员工的三分之一。尽管钢铁业务处于亏损状态,但仅本财政年度的第一季度,电梯和自动扶梯的销售和维护就产生了2.28亿欧元的营业利润。

 


蒂森克虏伯近段时间来经营愈发不顺。欧盟委员会禁止其钢铁部门与印度塔塔钢铁公司欧洲业务进行合并。该集团还曾计划拆分为两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即工业公司和材料公司,但后又取消了拆分计划,寻求将电梯业务单独IPO或是整体出售。重重波折之后,电梯业务终于被出售了。

交易完成后,蒂森克虏伯还计划以12.5亿欧元的价格再次购买出售后的电梯业务的股份。据《金融时报》报道,继电梯业务后,蒂森克虏伯可能会陆续出售其在全球的化学和矿业制造单元。

02.蒂森克虏伯发展史

蒂森克虏伯是一家多元化工业集团。材料业务是集团的传统优势,而与此同时,集团的资本产品和服务业务也在快速增长。

蒂森克虏伯是由不同的公司组合而成,它们分别是蒂森和克虏伯,二者于1999年合并。这两家历史悠久的公司都有着声名显赫的背景,同时都是钢铁产业中的时代佼佼者,它们的发展史更可谓是一个时代的掠影,而追根溯源去了解它们的历史是我们首先要做的。

一、蒂森公司的历史

蒂森财团是20世纪西德最大的财团之一,其总公司蒂森股份公司下属有众多的股份公司及有限公司等,其中钢铁工业是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蒂森集团从事钢铁生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蒂森的创始人奥古斯特•蒂森于1871年建立蒂森联合公司,1890年在德国的杜伊斯堡建立了第一座自己的采煤与炼钢-轧钢联合企业。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该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欧洲最大的采矿、冶金联合企业之一,其拥有煤矿、铁矿、钢铁厂、机器制造厂、运输公司、军火企业及商业企业等,形成了所谓的“蒂森钢铁大王”。

奥古斯特•蒂森死后,其子弗里茨•蒂森于1926年继承父业,切实成为了当时德国的垄断资本家,被称为“鲁尔之王”。到二战前夕,蒂森所控制的联合钢铁股份公司已经占了德国煤产量的25%、焦炭产量的20%、生铁产量的38%和钢产量的40%。

二战期间,蒂森控制的企业全力为希特勒的法西斯战争服务。战后,盟军责令蒂森公司进行清算,其资产一度被没收,不久又被返还。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蒂森公司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粗钢生产商,在世界上则排名第五。

截至与克虏伯合并前的1998年9月30日,蒂森钢铁集团的钢铁雇员达到了39000人,年销售额为155亿马克。

二、克虏伯公司的历史

克虏伯公司的名字就像蒂森公司一样源于一个家族的姓氏,而克虏伯家族的历史,厚重到可以编纂成书。早在涉及到整个欧洲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中,克虏伯家族就第一次参与到枪械的制造业务中。

 


在19世纪初的时代里,弗里德里希•克虏伯认为炼钢可以积聚财富,便于1811年创立了克虏伯铸钢厂。其于1826年去世前,将铸造优质钢的秘密和一个生产几乎陷入停顿的小工厂留给了他的儿子——阿尔弗雷德•克虏伯,而通过他的精心耕耘和运作,最终得以缔造一个克虏伯帝国。

从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出售给德皇威廉第一批武器开始,这个家族的命运就已被注定。阿尔弗雷德想制造大炮,威廉想购买大炮,这正可谓一场金钱婚姻。在阿尔弗雷德写给德皇威廉的一封信中,他说到:我将自己的公司看成“一个国家的工厂”。也就是说,克虏伯已经超越了公司,并完全和国家的利益融为了一体。从那以后,克虏伯就以其民族的国家主义抱负而著称。

 


在整个二战期间,克虏伯为德军生产了大量的火炮、坦克、装甲、U型潜艇、部分舰船以及用于制造其它武器的特殊钢材等。到1943年,克虏伯帝国直接或间接的雇佣人数已达20万,不过战争中,克虏伯的工厂也遭受到严重的空袭,而随着二战结束后,美苏冷战的开始,美国和英国想重新武装德国,克虏伯帝国则得以逃脱了战争的审判,成为“现实政治”的受益者。1951年,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在狱中待了不足4年后被释放,其回到埃森后就开始重整家业。

不出10年,克虏伯帝国重新崛起。到60年代初,他的雇员已多达11万,年营业额达到15亿美元,跻身欧洲十大企业之列,其经营范围包括造船、成套设备、桥梁建筑、化工、纺织、塑料、水处理、炼油和核反应堆等。1967年,克虏伯被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和CEO也不再是克虏伯家族的人。

1999年,克虏伯和蒂森宣布全面合并,形成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同时,它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制造企业之一。由于有着同样深厚的底蕴,二者合并后可以继续发扬公司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

克虏伯家族依靠钢铁起家,由于不断地积累与创新,其所生产的钢材可以用于制造性能出色的后膛炮,同时克虏伯在机械制造方面也有着强大的技术实力,这也使得克虏伯可以迅速转变为一个军工企业。正如前面所介绍过的,克虏伯家族将自身的命运和国家捆绑在一起,这也无可避免的在战时,其要为国家生产武器或者军需物资,克虏伯公司在普法战争以及两次世界大战中生产了现今看来都令人敬畏的武器。

 


03.蒂森克虏伯在中国

一、历史溯源

蒂森克虏伯集团与中国的初次商业接触要追溯到140多年前。迄今为止,中国已经成为蒂森克虏伯在亚洲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1866年,以李鸿章为首的实力派主张用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按照欧洲模式来改造军队。在这种大背景下,李鸿章与阿尔弗里德•克虏伯进行了最初的接触。在李鸿章的积极运作下,第一个中国代表团于1866年7月27日首次参观了位于德国埃森的克虏伯铸钢厂。

首次接触后,双方便开始了具体项目的实施。北洋水师选择“定远”、“镇远”、“济远”舰的建造合同也是源于该厂生产的军舰的龙骨、护甲钢板以及舰面的主炮、辅炮、弹药、穿甲弹等均为克虏伯兵工厂生产。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克虏伯派遣了一个代表团前往北京,成功地恢复了双方之间的贸易关系,同时克虏伯开始向中国供应钢材。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对于克虏伯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机遇。整个80年代,克虏伯都不断地从中国接受订单。1988年,克虏伯集团与中国鞍山焦化耐火材料工程顾问公司成立了第一家合资公司。90年代初,蒂森集团也成立了有中方参股的合资企业,即生产电梯和自动扶梯的山东蒂森电梯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合并后的蒂森克虏伯公司又投资建立了多家企业并实施了许多重大项目。

2005年,在北京建立的蒂森克虏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也证明了蒂森克虏伯集团长期扎根于中国市场的决心。

 


二、疫情中的蒂森克虏伯

自疫情爆发以来,国内最大的救护车生产企业江铃汽车接到了数千台救护车订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倾力保障应急防控物资的生产。而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蒂森克虏伯也在全力保证着救护车关键动力零部件——凸轮轴的供应,为驰援抗“疫”提供“动力”。



此外,蒂森克虏伯在华运营公司于2月7日捐赠了200万元人民币,助力中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曼隆蒂森克虏伯电梯捐赠了价格20万元的消毒物资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疫情防控。蒂森克虏伯电梯中国还参与到了支持一线疫情抗灾的队伍中,确保医疗机构的电梯设备正常运行,为抗“疫“保驾护航。


上一篇:宜家的对手
下一篇:从非典到武汉肺炎:疫情如何影响宏观经济?
返回列表
首页 新闻资讯 转型升级 关于集团 周年庆专题 企业文化 通知公告 控股公司
友情链接: 飞球集团 中汽成配 成都成保 博美亿达 芊村道
国家环保总局 中国交通运输部 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阀门分会 四川省阀门协会 搜房家居
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 四川省工商联 四川企业家网 成都高新区 华西都市报 全兴律师事务所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自贡市政府 中共自贡市委组织部

四川禾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九兴大道三号  电话:028-85190972

蜀ICP备16008478号-1